双侧上肢训练(bilateral arm training,BAT) BAT是两侧肢体独立执行同一时间和空间的运动模式,由 Mudia 等在 1996 年提出。其训练可以提高因多种因素导致的上肢运动功能的障碍,在此训练之下能够显著提升患侧上肢的运动能力。
双侧上肢训练技术应用模式主要为双侧对称、交替运动模式和双侧协调运动模式,包括以下板块内容:
原理机制
研究发现该方法在患侧单侧表现方面有明显快速的进步,并且在 6 个月随访后这种进步依然保留。研究表明,单侧运动会抑制同侧大脑半球的神经可塑性,而对称的双侧运动会激活两个大脑半球相似的神经网络,减少半球间的抑制并促进患侧的肢体恢复,从而促进神经可塑性,通过双侧上肢训练能够使得半球间皮质产生的去抑制性明显提高,由此,患侧半球得到一定兴奋性,经“共享”健侧半球所传来的正常运动指令使得患侧功能得到改善,由此实现患侧脑功能重组目的。
应用案例
多维互动训练系统运用双侧上肢训练法针对各种因素导致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上肢协调功能障碍、上肢运动控制障碍、平衡功能障碍等,对脑性瘫痪、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唐氏综合症、学习障碍症等患儿进行多维刺激训练,达到一次康复多重效果的目的。
StellarMotus™多维互动训练系统是用户通过控制带有阻力的互动球进行上肢主动训练,同时融合视、听、触觉等多维情景反馈,增加训练趣味性,支持上肢在三维空间内进行运动训练,为用户在肌力训练、运动协调训练、平衡训练、专注力、记忆力、定向力等多维度训练中带来互动新体验。
*功能特点
五种训练模块,全面提升运动认知能力
双上肢在三维空间内进行运动训练,以上肢为连接桥梁进行平衡训练,将运动、认知、平衡训练科学融入到训练中。
3D空间融合群体训练,沉浸式交互体验
3D动态场景设计,增强趣味性和沉浸感,不断激励用户更好地完成训练目标。
单人训练可升级为多人竞技训练,用户通过扮演虚拟世界的角色竞赛,实现群体训练目标,促进沟通,提高社交能力。
个性化训练方案管理,全程方便高效
根据不同用户的康复需求定制个性化训练方案,也可预设常见功能障碍的通用训练方案,一键调用,方便快捷,储存数量无上限。
智能化评测系统,数据有迹可循
提供量表评测与无线智能传感器评测两种模式,满足成人与儿童评测需求。记录全程评估结果,自动生成评估报告,为制定康复训练方案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
*国内外临床应用状况
目前对肢体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训练以传统运动疗法、电脑辅助认知训练、简单作业疗法为主,并辅以针灸、高压氧治疗。国内外多种研究显示通过康复器械及计算机辅助肢体训练认知训练,结合虚拟情景方式,康复疗效突出。
多维互动训练系统将人与计算机融为一体,单调的日常训练变得丰富有趣。训练模式和训练数据可视化、数据化展现,一个用户一个数据库,可查询训练项目,回溯训练内容;根据患者恢复阶段自由设置训练处方,一键调用;治疗过程中无需全程陪同,提升治疗师的工作效率。
*适用范围
①供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操作者使用;
②用于成人脑卒中、格林巴利等神经系统疾病或肌骨系统疾病术后的肌力训练、运动协调训练、认知训练;
③用于儿童脑瘫、运动发育迟缓评估与训练、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术后的肌力训练、运动协调训练、认知训练。
*禁忌症
①精神障碍急性期,如存在大量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冲动兴奋症状、情绪不稳定,存在自杀自伤危险行为的患者禁用;
②脑外伤,脑器质性疾病的早期,病情及躯体情况不稳定患者,待病情稳定情况下训练。